使用薄膜电容器的注意事项
薄膜电容器的选择取决于最高外加电压,并受外加电压波形、电流波形、频率、环境温度、电容等因素的影响。使用前,请检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波形、电流波形和频率是否在额定值内。电容器的安全使用条件不仅受额定电压的限制,还受额定电流的限制。当内部温度升至5℃或更低时,使用聚丙烯薄膜电容器,电容器的表面温度不应超过额定上限温度。当电容器的实际使用温度超过额定使用温度时,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。

(1)工作电压
薄膜电容器的选择取决于最高施加电压,并受施加电压波形、电流波形、频率、环境温度(电容器表面温度)、电容等因素的影响。使用前,请检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波形、电流波形和频率是否在额定值内。
(2)工作电流
通过电容的脉冲(或交流电)电流等于电容C与电压上升率的乘积,即I = C & TImesdt/dt .
由于电容器的损耗,当在高频或高脉冲条件下使用时,流经电容器的脉冲(或交流)电流会导致电容器自身发热,温度升高,从而导致热击穿的危险。因此,电容器的安全使用条件不仅受额定电压的限制,还受额定电流的限制。
当实际工作电流波形与给定波形不同时,通常在内部温度升至10℃以下时使用聚酯薄膜电容器;当内部温度升至5℃或更低时,使用聚丙烯薄膜电容器,电容器的表面温度不应超过额定上限温度。
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内部温升公式如下:
△T=I2rms*DF*ω/(β*S)
△T:电容器内部温升
Irms:通过电容的有效电流值
DF:损耗角正切
ω:容抗(1/2πfc)
β:薄膜的传热系数
s:电容器表面积
(3)电容器充放电
由于电容器的充放电电流取决于电容和电压上升率的乘积,即使是低压充放电也可能产生较大的瞬时充放电电流,从而可能导致电容器性能的损坏。充放电时,串联20ω/V ~ 1000ω/V或更高的限流电阻,将充放电电流限制在规定范围内。如遇电容器短路充放电,请列入残次品范围,切勿使用。
(4)阻燃性
虽然薄膜电容器的外包装采用耐火阻燃材料——助燃环氧树脂或外壳,但外部持续高温或火焰仍会使电容器芯变形,导致包装破裂,导致电容器芯熔化或燃烧。
(5)环境温度
电容器的额定工作温度标准为85℃。当电容器的实际使用温度超过额定使用温度时(在最高使用温度范围内),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。降低电容器额定电压的标准公式:
VC=VR*(165-TA)/80
VC:电容器能耐高温
VR:电容器的额定电压
TA:电容器表面温升